眾所周知,中科院曾經在冷戰時期進行青蜂飛彈以及天馬飛彈的研發計劃。青蜂飛彈是一種類似前蘇聯蛙7式〈Frog 7〉砲兵飛彈以及美國長矛〈Lance〉砲兵飛彈的戰區短程彈道飛彈,而研發之初完全是為了台灣自製中程彈道飛彈的技術做儲備工作。根據西方評論界的推測,青蜂飛彈的研發過程受到以色列大量的技術支援。青蜂飛彈之後,天馬飛彈的計劃幾乎同時展開,原先打算用來搭配核子彈頭。長期以來,天馬飛彈的存在都沒有被證實過,但是直到一九九九年中科院院慶,內部出版的紀念刊物才首度將天馬飛彈曝光,證實這個計劃的存在。但是,根據中科院的「官方說法」,蔣經國在當初已經將天馬計劃主動喊停,主要壓力則來自美國。美國方面憂慮的,倒不是飛彈本身,而是飛彈搭載的核彈頭。
根據軍方內部人士透露,天馬飛彈計劃停擺之後,軍方並沒有繼續編列預算來維持,以往研發階段的試製品,雖然被保留下來,但是缺乏經費維護,所以台灣地對地彈道飛彈存有相當長時間的「空窗期」。不過,陸總部的中階軍官表示,這些「試製品」的天馬飛彈,數量總共十二枚左右,目前以「地窖式」發射管的型態,部署在台灣中央山脈內部,預備將做為台灣「復仇武器」的最後防線之一。
一九九六台海危機後,軍方驚覺台灣缺乏自己的「攻擊性武力」,而以往已經有研發經驗的天馬計劃,再度被搬上檯面。天馬計劃實際上是否有被恢復,目前不得而知,如果真的恢復,則不可能是由天弓飛彈修改而來,而是目前深藏在中央山脈的天馬飛彈原始構型。由此來看,日前媒體披露的「逖靖」計劃,就有相當的可信度,是由天馬飛彈而來。根據台灣軍方的原始構想,天馬飛彈的本來面目,是提供給台灣自己發射衛星的能量儲備,整個火箭包括二節火箭,射程可以高達一千公里以上。之後,利用這種衛星運載火箭,再修改為地對地的中程彈道飛彈。類似的研發模式,一般相信台灣是從以色列的飛彈工業取經而來。
因此,台灣早就已經擁有自己的地對地彈道飛彈工業,而且基礎深厚。目前具備「實戰」能量的十二枚天馬飛彈,可以輕易的搭配核彈頭或者生物化學彈頭,一千公里左右的射程,可以有效的打擊上海到香港等戰略目標。不只如此,中科院早在天馬飛彈的研發期間,同時進行巡弋飛彈的研發工作。外界有傳聞巡弋飛彈的計劃代號是「天馬二型」,可見軍方是有計劃的同時進行「復仇武器」的研發,整個模式很有二次大戰時期納粹德國同時進行V-1與V-2飛彈計劃的味道〈V也是德文「復仇」的意思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